NAS折腾记录(2024.4.13更)

前言

主要参考
【国人设计开源NAS机箱,我愿称之为最佳!成本只要900多,但比品牌机还小的DIYNAS——QNAS 4盘位版】 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gy4y1o7wJ/?share_source=copy_web&vd_source=8c1ac8985a730642b915cf426779acb8
总体来说成本可以接受,而且方案成熟,虽说是diy,但在配件上都比较好找。

整机配置&成本(不含存储盘)

QNAS 4盘位

配件 型号/参数 价格
CPU&主板 畅网J4105 418
内存 三星DDR4 2400 4G 45
M.2转接卡 M.2转5 SATA接口 85
风扇 Arctic P12(双滚珠) 29.31
背板(含各种螺丝和脚垫) QNAS集成背板(不含顺序启动) 190
机箱(含各种螺丝和脚垫) QNAS机箱 148
电源&转接线 明伟GST160R7B&R7B转3 5525 82
固态 Inter SATA2.0 160G 79
引导U盘 闪迪CZ430 32G 25
总价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1016.31

挑选原因

大概解释一下为什么挑选这些配件的原因,很大一部分都是按班就步,没有太大改动,故这一部分不列出说明。

CPU&主板

视频中所选的是J4125,但受限于价格因素,溢价严重,经对比J4105后,似乎性能差距不大,于是就选择了J4105。

内存

似乎主板兼容性不太好,所以选择兼容性好的三星内存条,并且遵循1颗粒1G的原则。
ps:我本以为是双通道,结果发现只能插1根内存条,拓展性不太行。并且内存容量不太能满足需求,之后很大可能进行扩容。

风扇

挑选的时候没有太多了解,也是按照BOM表上来选择的,不过挑选的时候特别注意了噪音的问题,买完后来看评测似乎效果还不错。

背板&机箱

都是某鱼上购买的,如果按照原来的BOM表来挑选,可能会有配件配不上而且,集成度不高,有些地方甚至要用电烙铁来焊针脚,于是就买了一体式背板。机箱的话,因为是3D打印,经过比对各种代打平台,只有这家abs是最便宜的,在并且其他材料中也是最便宜的。
一体式背板:https://m.tb.cn/h.UuOOZqh?tk=noFddn20P1w
机箱:https://m.tb.cn/h.UvZjqPT?tk=OQRqdnXAYPT

电源

电源本来买了台达的,但是发现纹波如果不符合,会伤硬盘,于是就换了明伟的电源,这家的电源基本都有说明文档,参数都十分详细。由于没有买顺序启动的一体式背板,启动电流可能会过大,于是就上了瓦数高的电源。

引导U盘

原先我用开的Kingston被我拿来当引导盘,但U盘本身尺寸有点大,就换了读取还算过得去的闪迪豆,似乎发热量有点大,只求不宕机就好。

固态

当时太注重Inter sever的产品,没细心了解产品参数,只注重容量和健康度,结果发现似乎买到SATA 2.0的了,不过速度也不是慢得不能接受,还算过得去。

硬件组装

这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电脑装机,此前都是在笔记本上折腾配件,由于集成度高,仅在风扇,硬盘,内存这些配件拆装,进行简单的清灰。
不过其实也没这么困难,毕竟玩的人比较多,大多数配件也都会桩,接口差异也巨大,再加上有防呆口,也不会有大力出奇迹插错的情况。

背板安装

因为螺丝多,我原本不知道是哪个打哪个,对照装机视频和实际测试最后也能解决。其实这里有插曲,在全部装完之后,发现硬盘笼插硬盘对不上背板接口,于是又把背板拆下,旋转了180度再装回去。

主板安装

主板位置比较好确定,用四个螺丝固定在相应位置上,原本以为ta是朝上面的,结果装完似乎是一个倒立情况,跟我想象有点出入。

风扇安装

为保证散热效果,了解了相关风扇知识,该产品型号中,F代表进风,P代表出风,其实我本身也不清楚ta到底指哪些方向,最后我选择了保险的措施,就是插电试运行,按照这种机箱设置的话,排出机箱的风是散热效果好的,在安装的时候,好像没有发现有螺纹,我都是硬把螺丝镶进去的,有点费力。
在试运行的时候,手不小心被风扇打到,有点掉皮出血,问题不大,也算是为后来塞硬盘笼,发现线似乎有被打到的风险,于是我就又下单了蚊香盘,不到1元。这个配件还是比较重要的,后来发现风扇厚度有点大,此前还觉得有点薄,可能是我第一次接触此类产品不熟悉。虽然线的压迫很挤,但是经过一定整理还是能塞。

SSD固定

不得不说设计还是不错的,紧凑,但是我当时搞不懂这固定架究竟怎么个来,问了群友也是半懂,其实还是不理解。之后查找群文档一眼就看懂了。

其他安装

之后就是各种上螺丝,果然还是有能换接头的螺丝批比较好用,省事了不少,使用频率也很高。

系统安装

在VPS中,玩docker比较多,综合了几个NAS系统,群辉折腾docker比较便利,不需要给设备“科学上网”,其实后面解决这个也有比较好的方案,但综合来说,还是选择了群辉。
采取的安装是巴西老哥的ARPL
GitHub链接:https://github.com/fbelavenuto/arpl (可能进不去哈,自行解决,网上挺成熟的,我提供一个思路而已)
U盘的烧录就用这Balena:https://www.balena.io/etcher (个人觉得界面还蛮简洁的)
具体安装细节网上有大量参考文档,如果需要顺便洗白,可以参考这篇文章:https://mbd.baidu.com/ma/s/XXFcUm14
OK,现在跳转到已经装好系统了。
(2023.5.9编辑段落,不定期继续更新,其实没折腾完,但是鉴于时间缘由,只研究到这个地方,其实后面的地方还很多比较模糊,故没有在这个时间继续撰写。可能在某些地方比较啰嗦,主要是想记录当时为啥这样干)


2024.4.13更


加装硬盘

在pdd买了两块,海康威视的希捷ST4000VX015,买回来都进行扫盘了,全绿,而且查保修也正常,在保。

阵列选择

先说最终决定,选择raId1放重要数据,虽然还没有称得上重要数据,但是先组着,我原以为组阵列很快,结果发现不是那么回事,等了7-8小时。
其他就raid0,放不那么重要的数据,又能满足使用需求。
原先是想raid5,但是raid5又要一个盘,实在拮据,没有办法,原本还想着后面再换阵列的,7-8个小时,放弃了。

使用情况

影音库

jellyfin作为服务端,装在NAS里面,负责刮削,弄海报墙,本来想用NAS进行解码播放的,无奈太卡了,资源占用99+,怕机器宕机了。
后面就服务端用KODI进管理,用服务端的资源进行解码。效果好很多了。而且jellyfin也能正常刮削。当然这个过程也比较曲折,也学习了一段时间了。

原来设想

原来是想放Z-library的中文书的,因为当时组这个的时候好像Z站被佛伯勒(FBI)封了,要上去好像得走Tor我才能上去,巨卡,巨慢,这块还得研究研究。然后发现自己好像看不下去书,比较浮躁,不是好迹象,还得要改。
此外还想放粤配动漫,大多是TVB和J2,以及以前的ATV。(暂时还没弄)

后记

本来是写过一次的,但是呢,是在博客后台写的,发现有个地方加粗弄错了,想改,然后发现客户端一片空白,没办法了,下次学聪明了,在本地写,然后平台上粘贴过去,这次写的东西不多,比前一次写的少很多,大概几百个字吧,少了很多感想和过程。后面再看要不要写其他几篇扩展来分享。